莱茵高,对于国人来说是一个特别陌生的词汇吧。它其实指的是在威斯巴登的西边位于莱茵河和陶努斯山的一条狭长地带,是德国的十三个优质餐酒(Qualitätswein)出产区之一。在德国,想喝品质优异的葡萄酒却又不了解的话,那就选择Mosel地区或者Rheingau莱茵高地区的雷司令吧。经常能看见的Rheinhessen等地的葡萄酒更多的意味着高产中低品质的葡萄酒,当然不是说不好,只是和Rheingau以及Mosel比起来逊色多了。

葡萄酒和宗教密不可分的关系四世纪初罗马皇帝君士坦丁(Constantine)正式公开承认基督教,在弥撒典礼中需要用到葡萄酒,这助长了葡萄树的栽种。当罗马帝国于公元五世纪灭亡以后,分裂出的西罗马帝国(法国、意大利北部和部分德国地区)里的基督教修道院详细记载了关于葡萄的收成和酿酒的过程。这些巨细靡遗的记录有助于培植出在特定农作区最适合栽种的葡萄品种。葡萄酒在中世纪的发展得益于基督教会。因为在圣经中,葡萄酒被认为是上帝的血,基督教把葡萄酒视为圣血,更被认作是重要仪式中不可或缺的道具,同时也是一个奢侈和欢愉的产品。 随着罗马帝国势力的慢慢扩张,葡萄和葡萄酒又迅速传遍法国东部、西班牙、英国南部、德国莱茵河流域和多瑙河东边等地区。这就是为什么莱茵地区的葡萄种植可以追溯到罗马时期的原因。

IMG_7097

想必这样说来也明白为什么莱茵高葡萄酒周为什么这么盛大了吧。因为同一天享受了两个葡萄酒节,很明显,在这的好酒庄顶级酒庄多的太多了!

威斯巴登坐落在葡萄酒生产地莱茵高。每逢莱茵高葡萄酒周,旧市政厅旁的宫殿广场(Schloßplatz)就会变成“世界上最大的酒吧”。威斯巴登是德国黑森州首府,也被称为“疗养之城”,古罗马人是威斯巴登 26 处温泉的发现者。曾经在十九世纪鼎盛世时期被成为世界的疗养之城,被誉为“北方的尼斯”,为了适应这一发展潮流,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时期建成了疗养大楼。富丽堂皇的葡萄酒沙龙里配上了黄色的大理石,贝壳大厅四周墙上镶嵌的贝壳和鹅卵石与精美的壁画相互呼应,红色沙龙充满了路易十六时期的法国风情,酒神沙龙和角落沙龙的屋顶都是皮革压花的镀金天花板,最大的音乐厅里装饰着华丽的大理石立柱和贵重的桃木护墙板,整个音乐厅的屋顶都是蓝色和金色的雕花图案。

IMG_7132

IMG_7138

其间还遇见一对新人,看起来富贵派头很足,看过去金灿灿的礼堂在他们被推进去后呼声此起彼伏,我们唯有叹息一声,城里人真会玩啊!

IMG_7140

回到葡萄酒节吧~葡萄酒不像美食那么能用气味吸引游客,但是当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不同酒庄的杯子时,酒液洋洋洒洒在空气中摇荡,眼球不自主的还是会被他们吸引。我没有像往常那样挑选Spätlese或者Lieblich 的酒,而是选择了半干型。

闭上眼睛,安静的闻了会,尴尬的停下来。从酒铺拿出的酒,一般会比白葡萄酒最适宜品饮的温度低。过了会,再闻,苹果,熟桃,杏,些许玫瑰香,适量果酸。再喝,酸度甜度都很赞,很好的平衡了,酒精度不算高,差不多9个月的陈酿,二氧化硫的味道已经没有了,余味不算长,但是足够夏日午后的欢愉了。

为什么之前会提前Spätlese呢,因为18世纪时在莱茵高地区迟摘葡萄还不普遍。酒农们害怕葡萄因腐烂而收成落空。故采摘的时间由集体统一规定。那时约翰尼斯贝格山上的修道院隶属富尔达侯爵辖区,按惯例约翰内斯贝格修道院每年在采摘前派人去富尔达领取采摘许可。有一年发生了意外:公元1775年的信使耽误了行程大约14天,因而延误了采摘时间,致使葡萄过熟。但人们还是不得不采摘了这过熟的葡萄,出人意料的是,用此酿造的葡萄酒让人非常满意。由此,晚熟葡萄酿造法产生,人们认识到过熟的葡萄有利于葡萄酒的酿造,这个发现成就了后来的精品葡萄酒:迟摘葡萄(spätlese)。在葡萄成熟的过程中,随着葡萄果粒中糖分的逐步升高,酸度则会相应逐步降低。所以喜欢喝甜型葡萄酒的朋友可以选择品饮晚摘葡萄酒试饮。很多人以喝甜型为不屑,但是真正的甜型并不是lieblich一般可以加糖,而是真正利用高糖低酸的葡萄酿成的晚摘葡萄酒或者贵腐酒,带有蜂蜜味的甜不是每个酒庄都可以酿成的。

IMG_7101

IMG_7107

典型的德国食物 不美味但是颜色还是美美的

IMG_7108

IMG_7109

IMG_7110

IMG_7111

IMG_7112

IMG_7115

IMG_7116

IMG_7118

IMG_7119

IMG_7120

IMG_7121

IMG_7125

IMG_7127

IMG_7128

很羡慕能坐在教堂门口喝酒聊天的人,绝佳的位置,在太阳照射下,就这一浑然天成了一幅美景。欧洲人,把中国人看起来都高大上的葡萄酒变成了听摇滚乐吃盐粒面包的饮品,葡萄酒节也变成了朋友间的大聚会。在我看来,以酒会友是一件多么浪漫的时期。一杯美酒入喉,有了不离开的理由。